顯示具有 其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其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

發願時必須注意的事


【講話要守信用】,這是任何小學老師都會教的道理。有許多人看了佛經上講說,阿彌陀佛發了幾十個大願、藥師佛發了甚麼願等等,就想要跟著學發大願。這一點,實在應該好好地被檢討。

【發願】,就好像承諾別人、答應別人會完成甚麼事一樣。如果答應了孩子,周末要帶他出去玩,卻沒有做到,他會不會罵你「爸爸都不守信用」?答應了客戶要幫忙的事,卻沒有做到,這個客戶會不會跑掉,甚至是到處宣傳你的壞名聲?如果欠了別人錢不還,甚至答應別人要多付利息,結果自己有能力還錢了,卻連本金都一拖再拖,會不會被告上法院,甚至是被黑道施暴?同樣的道理,若我們希望自己被尊重、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如同佛菩薩一般受到恭敬,是不是應該要先學會謹言慎行、言出必行?
最近才從老師那裏得知,有位修此書的師兄,原本向佛菩薩、閻羅王、以及自己的冤親債主發願,要努力賺錢來賠償給冤親債主,冤親債主因而受到感動,暫時不對他進行報復。沒想到這位師兄以為冤親債主離開了,對冤親債主並非真正有懺悔心,並未打算實現自己的承諾,結果被天魔與冤親債主聯手起來,被導入魔道,此生恐怕沒有辦法翻身,已是定業難轉了。不重視自己對冤親債主的承諾,也不在乎曾幫忙跟自己的冤親債主進行調解的閻羅王,當然只好承受業報。有福氣遇到此書,又能依法修行,卻因自己的無知而偏離正途,不在腳踏實地地跟隨老師修行,實在可惜。

希望大家都能謹慎地對冤親債主、對閻羅王做承諾,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做到,就不要亂發願,仔細評估自己的能力,一步一步地往前,終究還是能達到目標的。不要在自己犯錯時就要求佛菩薩大發慈悲,遇到別人犯錯惹惱自己時,卻又說怎麼惡人沒有惡報。

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

請大家幫忙祈求世界免於戰火~


大家好!
最近南北韓戰雲密佈,尤其這兩天大概是情勢最緊張的時刻,請大家假日有空時多唸【聲振十方陀羅尼】(第二集第25個法門)祈求不要發生戰爭,造成生靈塗炭。請記得把無畏施的功德迴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喔~

-->
1.      唸「南謨 拘那含牟尼佛」108遍。
2.      唸【聲振十方陀羅尼】49遍:

ㄘㄢˊ ㄋㄚˋ ㄌㄨㄛˊ ㄉㄧˋ ㄋㄚˋ        ㄋㄤˊ ㄑㄧˊ ㄋㄤˊ
   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帝     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阿    曩             阿    
ㄕㄜ ㄑㄧˊ ㄋㄤˊ   ㄊㄨㄛˊ ㄨˊ ㄑㄧˊ ㄋㄤˊ
  奢      耆     阿    曩             陀        無            
ㄅㄨˋ ㄌㄧˋ ㄉㄧˋ ㄑㄧˊ ㄋㄤˊ
   不                         耆     阿   
ㄔㄚ ㄧㄝˇ ㄋㄤˊㄑㄧˊ ㄋㄤˊ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曩           阿    

ㄑㄧㄣ ㄆㄨㄛˊㄌㄨㄛˊ ㄉㄧˋ ㄋㄤˊ ㄑㄧˊ ㄋㄤˊ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阿   
ㄇㄧˋ ㄑㄧˊ ㄉㄧˋ ㄋㄤˊ ㄑㄧˊ ㄋㄤˊ
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  
ㄌㄢˊ ㄑㄧˊ ㄉㄧˋ ㄋㄤˊ ㄆㄧˊ ㄋㄤˊ
   蘭         耆        帝                       囊 
ㄏㄨ ㄆㄛˊ ㄉㄧˋ ㄋㄤˊ ㄑㄧˊ ㄌㄢˊ ㄋㄤˊ
     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         

ㄇㄧˋ ㄑㄧˊ ㄉㄡ ㄉㄧˋ ㄋㄤˊ   ㄖㄨㄛˋ ㄨˊ ㄉㄧˋ ㄋㄤˊ
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          囊          若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ㄨ            ㄏㄜ ㄉㄧˋ ㄋㄤˊ  ㄅㄨˋ ㄅㄛ ㄆㄨㄛˋ ㄉㄧˋ ㄋㄤˊ
烏烏烏烏                囊                    破            帝       
ㄙㄨㄛ ㄏㄜ
    莎     

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

真正的懺悔



        我們都知道,修行很重要的一步是「懺悔」。因為修行,本來就是要「修正行為」,而當我們開始親近佛法後,自然會了解到,我們過去有很多行為都是錯誤的。我們不但因為做了這些錯誤的行為,而損惱、甚至殺害了許多生命;而我們現在自己所受的苦,更是因為過去的錯誤行為所導致的。因此,我們的確應該去懺悔我們犯下的這些錯誤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,究竟該怎麼樣做,才是真正地懺悔?其實答案也並不困難,我們只需要再往下一步想下去,想想看在修行的路上,在懺悔之後我們應該要做什麼,就可以明白了。修行既然是以「修正行為」為最終目的,那麼它當然也就是「聽聞佛法 => 知錯 => 懺悔 => 改正行為」的一種循環過程。從我們開始學習、相信佛法後,一定多多少少都會了解「冤親債主」的概念。其實這概念也不難理解,既然我們從非常非常久遠以來,就一直在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鬼道、地獄道這六道之間不斷地輪迴轉生,而光是在「人道」(投胎為人)中,就曾經出生於無數個不同的家庭、做過無數個不同的職業。因此,若說在那麼長遠的時間之中,我們曾在過去的某一生中殺害、虐待過動物(恐怕也不盡然都是在過去生中),曾經打、罵、甚至殺害過人,其實也不是很難以想像的事。然而,每個生命其實都有他生存的權利,然而我們卻曾經恣意地,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其他的生命。如果我們希望,自己在未來受到的惡報能夠輕微一些,或者是希望自己在此生結束之後,能夠投生到更好的地方,甚至有一天能夠修成正果;自然地,我們必須要去改正這些傷害生命的行為,並且永不再犯。

所以,既然懺悔的下一步是「改正行為」,我們應該自然而然地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真正的懺悔,是要做到讓我們能夠永遠地改正這個行為,永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。真正的懺悔,其實是了解到,只有懺悔是根本不夠的!只有當我們體會到,我們曾經對冤親債主們做出的身體、心理上的傷害,絕不是只需要向他們或向佛簡單地道歉、懺悔,就能夠一筆勾消。這時,我們才能夠算是真正地體會到冤親債主們被我們傷害時的痛苦,才算是打從心底對那些曾被我們傷害過的冤魂感到抱歉。

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

釋迦牟尼佛以持咒來克服修行障礙的故事


 釋迦牟尼佛在還沒有成佛之前,是古代印度地區,迦毘羅衛國的太子,名為「悉達多太子」。今天,悉達多太子從出生至出家修法,一直到成佛的故事,已經廣為大家所知了。然而,在我們所熟悉的故事之中,其實還有一些細節,藏在不同的佛經之中。這些較少人知道的細節,隱約地透露了修習佛法所不可或缺的法門,其實就是誦持「陀羅尼」(又稱為真言、咒語等等)
 這些細節,之所以比較少被人注意到,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把自己當初在修行上碰到障礙時,因為修習了某個法門,而得以繼續往成佛之路前進的故事,分散在許多不同的佛經之中來分段講述。一方面,是為了讓每個故事不會太過於冗長,讓聽講的人聽到打瞌睡;另一方面,也是因為每一次聽講的出家眾、在家眾弟子的根器都不相同,而釋迦牟尼佛則是隨當時的情況,來決定要講哪一個部分,也就是所謂的「因材施教」。所以,我們一般所知道的「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」,不管是從「阿含經」「佛本行集經」「過去現在因果經」「眾許摩訶帝經」等經典中出來的,都沒有包含講解這些法門的細節。
 其中一個法門,就是關於悉達多太子在經歷十二年的苦行之後,毅然決然放棄以「苦行」做為修行方式,而改為採取誦持咒語來修行的故事。這個故事,記錄在「妙吉祥平等祕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」這本佛經之中,我們接下來就來聽釋迦牟尼佛娓娓道來。
 在開始這段故事之前,必須要先說明清楚,在這裡我們只能純粹講釋迦牟尼佛的故事,而不能說明任何有關於法門的內容、修持方式等等。釋迦牟尼佛在此經中親口告誡:「此法甚深祕,不得妄宣傳,除逢智慧人,乃可為演說。」「若復有人,竊盜聽是法,廣招無量罪。」。此外,我們也應該注意到,這部經是由「彌勒菩薩」向釋迦牟尼佛請問而來的,能夠參與此會、聽聞這個法門內容的,也都是修行程度與彌勒菩薩相當,即將要成就佛果位的大菩薩。也就是說,請大家自重,如果您並非看到佛菩薩親自現身,教導您這個法門,而您在查詢這本佛經後,就自行修習裡面的咒語、手印、觀想等等;或者是有某個道場的上師,號稱能夠為您傳這個法門,而您就跟隨他修習;若您因此而遭到金剛護法神的阻擋、天魔和鬼神的侵擾,或者是您自己的冤親債主,因為不甘心讓您在還沒有受到應得的報應之前,就解脫了輪迴,而對您採取激烈的報復等等;這是因為您無視於釋迦牟尼佛的警告,而導致的因果報應,請勿怪罪於佛菩薩或這個法門上。
 佛經原文:「汝等諦聽,當為汝說。我於過去無量劫中,與金剛大平等菩薩、金剛大身菩薩、金剛大辯菩薩、金剛大意菩薩、金剛大三摩地菩薩、金剛大降魔菩薩而為上首,及十七大菩薩并無量菩薩等,向於大毘盧遮那如來所,聞如是法,作如是觀,祕密修行,得成正覺。過去諸佛,若不依此法門,無由得證於菩提。」
 在「妙吉祥平等祕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」中的故事一開始時,釋迦牟尼佛說:「我從過去非常非常久遠以來,就與金剛大平等菩薩、金剛大身菩薩、以及為數非常非常多的大菩薩們,自大日如來(大毘盧遮那如來)那裡聽聞到這個法門,並且一直不斷地依此法門修行,終於得以證得佛果。過去所有已經修成正果的佛,如果不是因為依止這個法門,就沒有辦法證得菩提。」
 

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

以持咒做為修行法門的優點


咒語,又稱為真言或陀羅尼。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的第一卷中,釋迦牟尼佛向彌勒菩薩說,佛法之中的八萬四千法門,總共可以分為五種:

一、素咀纜 (經藏)
是為那些喜歡處在山林、遠離人群,在安靜的地方思慮真理的人所說。
佛經原文:「若彼有情樂處山林,常居閑寂,修靜慮者,而為彼說素咀纜藏。」

二、毘奈耶 (律藏)
是為那些對於持戒嚴謹、生活自律的出家法師的威儀極為嚮往,並且致力於護持正法,讓佛法能夠長久地住世、利益眾生的人所說。
佛經原文:「若彼有情樂習威儀,護持正法,一味和合,令得久住,而為彼說毘奈耶藏。」

三、阿毘達磨 (論藏)
為那些喜歡將各種道理,詳盡而深入地反覆辯析、分別清楚的人所說。
佛經原文:「若彼有情樂說正法分別性相。循環研覈究竟甚深。而為彼說阿毘達磨藏。」

四、般若波羅蜜多 (智度藏)
為那些希望能獲得大乘真實智慧、希望能離「我執」的人所說。
佛經原文:「若彼有情樂習大乘真實智慧。離於我法執著分別。而為彼說般若波羅蜜多藏。」

五、陀羅尼門 (總持祕藏)
為那些因為造了非常多重罪、業障深重,想看佛經也看不懂的人,以及那些沒有辦法受持上面的四種方法的人所說。使他們也能夠很快地消除業障、增長福德智慧,進而通達涅槃真理。
佛經原文:「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經、調伏、對法、般若,或復有情造諸惡業:四重、八重、五無間罪、謗方等經、一闡提等,種種重罪,使得銷滅,速疾解脫、頓悟涅槃,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。」

釋迦牟尼佛接著以生酥熟酥妙醍醐等來分別比喻這五種的法門。如同醍醐,在這五種食物之中是最美味一樣;誦持咒語(陀羅尼)能夠用來消除各種重罪業障、超渡冤親債主、超渡祖先、化解與他人之間的業力、消除掉不好的習氣(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)等等,並且還能夠用來增長福德與智慧。長期誦持咒語,更能夠增加自己的定力。因此,釋迦牟尼佛認為,誦持陀羅尼的法門(總持門)是這五種法門之中的首選。
佛經原文:「此五法藏,譬如乳、酪、生酥、熟酥及妙醍醐。契經如乳、調伏如酪、對法教者如彼生酥、大乘般若猶如熟酥、總持門者譬如醍醐。醍醐之味,乳、酪、酥中微妙第一,能除諸病,令諸有情身心安樂。總持門者,契經等中最為第一,能除重罪,令諸眾生解脫生死,速證涅槃安樂法身。」

我們可以在許多佛經之中發現,釋迦牟尼佛、觀世音菩薩、文殊師利菩薩等等的大菩薩,在他們成佛以前累世的修行,都是靠著誦持咒語來克服修行的障礙的。以下,就讓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例子。

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

給如證法師的一封信

如證法師您好:
我是台大機械所的學生,我的母親是已經讀了很多年廣論的學員。
幾年前,我參加了福智基金會舉辦的大專營隊。
那時候,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,
雖然我那時還不是非常地了解這些議題的重要性,
但是可以感覺得到,大家都相當地團結,
為理想而一同努力。
後來,我也曾經加入過台大的福智青年社,參與過幾次活動。
只是因為課業,以及懶惰的習性,
再加上並沒有非常強烈地動機讓我想要加入這個大家庭,
導致我一直都是台大福青社的幽靈會員。

然而在我接觸到越來越多社會的現實面以後,
慢慢地我可以理解,日常法師的智慧有多深廣,
他對這個社會究竟需要什麼,似乎是洞若觀火。
2010年,世界各地發生嚴重的水災、旱災,
和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天災,
世界上最重要的稻米出產國泰國發生嚴重水災,稻米嚴重減產,
大麥、小麥、玉米等等基本糧食的大宗出口國,
也都相繼因為天災而影響了生產力,
而最近台灣又爆出了所謂的「塑化劑」事件,造成人心惶惶。

而日常法師所帶領的福智團體,
極力推廣食品的天然化、農業的有機化,
他對這些概念的重視,
顯示了他對市面上販售的食品如何荼毒現代人的健康,有透徹地了解,
同時也間接地證明了日常法師的高瞻遠矚。
如果這個塑化劑事件沒有爆發,
恐怕社會上大多數的人,還是不會相信市面上販賣的食物有多危險。
日常法師帶領著福智團體,向社會大眾宣揚的這些理念,
無疑是社會大眾的明燈,確實是功德無量的善行。

而日常法師對於教育的重視,又令人不得不讚嘆他的智慧。
強調品德教育與知識教育齊頭並進,
甚至於是將品德教育的優先順序凌駕於知識教育之上,
也許不是一個完全新的概念,
但日常法師把概念化為行動,的確讓人非常敬佩。
而在看過台灣政府實施的教育改革之後,
我也開始了解,
為何日常法師會把教育的第一目標鎖定在全國的老師、家長身上,
而不是教材或學校、考試制度的改革。

在我看來,台灣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
雖然我們的政府、政黨,不論當政或在野,
領袖人物的遠見和執行能力都常常引起大眾的批評;
但是民間團體,特別是宗教團體的領袖,
卻常常能夠凝聚超乎想像的向心力、行動力。
證嚴法師帶領的慈濟基金會在921大地震時的表現是一例,
日常法師帶領的福智基金會對社會的種種貢獻也是一例。

然而近幾年來,「正覺同修會」,以及其他的一些個人或團體,
對藏傳佛教的批評聲音越演越烈,
尤其最近更是將矛頭對準了福智團體,
以及「菩提道次第廣論」、「密宗道次第廣論」中的一些內容。
在我看來,在這些評論之中,有些確實有道理,卻也不乏偏頗之處。
然而,我所擔心的並非是那些過度偏頗的言詞,
那樣的言論就如同所有在報章雜誌中會出現的八卦新聞一樣,
為了滿足八卦愛好者,永遠都需要有新消息、新話題、新陰謀論,
因此,不公正的批評,很快就會被更多新的激烈言論所淹沒。
我真正關心的,是學佛人對這整件事情裡面,
真正有深遠影響力的問題,所做出的反應
在社會大眾中,
擁有冷靜、理性分析能力,同時又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,
也就是那些相當於這個社會的「領頭羊」的那些人,
會因為這件事,而對佛教做出什麼樣的結論

在末法時代,確實是對佛教徒的一大考驗。
我從相信佛法以來、開始學著吃素以來,斷斷續續都會被朋友、同學問:
「韓國的和尚會打群架你知道嗎?這就是你們佛教徒在做的事啊?」、
「幹嘛要吃素?你們佛教不是也有很多酒肉和尚嗎?」
讓我深深地覺得,佛教徒以及佛教團體的成員們,
身上肩負著多大的責任!
不管是出家法師、或者在家居士的行為舉止,
其實都深深地影響著社會大眾對佛教的看法;
而大眾對佛教的態度、敬重的程度,
又深深地影響著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未來的福報。
這個社會繁榮、文明(包括物質和精神文明)與否,
各種天災、人禍是否會降臨,是否能夠透過事先的預防工作,
把災害減小到最輕的程度,
其實,都還是掌握在這個社會每一個人的共同行動上。